close
 
貧富一線間...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[網路文章分享]
一個低收入戶得到政府補助金2,000元。她把2,000元拿來買了50雙襪子,在菜市場,以每雙100元賣出,扣掉本金,一共賺得了3,000元。
另一位低收入戶,只想到他可以靠2,000元做生活津貼,全部拿來買各種日常用品,包括柴米油鹽,不過,他留了一百元,幫自己買了一張樂透。
相同的2,000元,前者讓2,000元透過買賣變成資產,後者卻只是換得生活費用,表面上對生活有改善,但是,錢很快就消耗光了。窮人最可悲的地方,在於他的錢無法從生活費用轉為資本。窮人不是沒有投資資本,是沒有投資意識。走進時光隧道看一看,這兩個人之後的改變。
2,000元經營襪子生意,一個月以後,將會有5,000元的收入,賺得3,000元,再拿出其中2,000元經營生意,亦可再賺3,000元,到了第三個月他已賺得9,000元,幾年以後,他就可以雇用一群人經營襪子王國,就能夠脫離貧窮。
事實上,許多窮人與富人的行徑完全不同。一般人給他2,000元,會拿去買米或鹽,給他4,000元,他會買魚或肉,給他10,000元,他會買一些時尚的衣服,最後連僅存的100元,都會去購買彩券。對他來說,他的用錢方式,只想「改善生活現況」。即使是突然有了1,000萬元,也只是立刻把錢換成房子、車子,最後昭告天下,他再也不是窮人。
消費的方式,將決定我們是窮人或是富人。有些物品無法增值,反而耗損錢財。例如:買車以後,必須負擔汽油費、保險費、修理費,即使停車,也都必須負擔停車費。金錢如果只出不進,即使有再多的錢,都會消耗殆盡。窮人窮在不是沒有投資資本,是投資意識不清楚。如果我們有投資計畫,銀行多的是資金。就因為窮人沒有經營金錢的本事、經驗和技巧,因此惡性循環,富者越富、貧者越貧,當窮人模仿富有人的光鮮亮麗,就像青蛙鼓肚子,和水牛比大小一樣可笑。致富的第一步是學習將部份生活負債式的消費轉為資產性的消費。如果連第一步都走不出來,只好終其一生窮困潦倒了。
貧富,只有一線的差距,不妨想一想:好學生會吃飯,壞學生也會吃飯;好學生會睡覺,壞學生也會睡覺;好學生看到女生會心跳臉紅,壞學生當然也會,搞不好心跳的次數還會更多。好學生與壞學生的生活,其實有百分之九十九是類似的,只是其中有百分之一的差別。富翁與乞丐之間也一樣,只有百分之一的不同。一個人若無法超越環境的限制,絕對做不出什麼大事。
現實世界中, 第一個低收入戶,買來的50雙襪子還沒賣出去應該就已經餓死了;第二個低收入戶的人雖然將錢花了,但卻命卻是保住了,只要有命,那希望將是無窮。人生中不可能和文章中所說的那麼的順利「進貨50雙一天全賣出賺3000元」。畢竟經營生意不是百分之百贏的,沒有經驗、不懂的看客戶臉色、手腳不俐落,想透過做生意來賺到錢的機率真的是很低很低。
觀念決定命運,財富源於方法。財富狀況,根本源於每個家庭對財富的觀念。但再細思作者寫這篇文章的想法時,會領悟到,作者想表達的是,人之所以不同,並不是因為外在的條件,而在於內心,內心的世界才是真正主宰一個人成敗的關鍵。若只懂的一味依靠外在的助力,內心卻無所動,那麼即使擁有再大的助力,最終也將回歸貧窮。若內心積極努力,即使沒有外在的助力,也能透過內在的力量尋找到外在的助力而成功。
        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axctc 的頭像
    maxctc

    關渡埔頂教會生活學苑-ㄚ萬的小世界

    maxct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